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建筑業提出哪些要求?
關于化解房地產庫存,會議要求: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,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,擴大有效需求,打通供需通道,消化庫存,穩定房地產市場。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,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,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。
關于城市規劃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要提升建設水準,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,建設海綿城市,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,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,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、城中村和危房改造,推進城市綠色發展,提高建筑標準和工程品質,高度重視做好建筑節能。
解讀及2016年預測:樓市去庫存可以從供給端層面進行多角度推進。比如提高房屋質量、增加房屋類型或完善周邊基礎配套設施等。從目前政策取向看,農民工的城鎮化過程將與樓市庫存消化并行,他們將成為未來購房主力軍,政策也會向這個群體進行傾斜。
城市規劃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給建筑業帶來利好。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依據,所謂城市建設是指政府主體根據規劃的內容,有計劃地實現能源、交通、通訊、信息網絡、園林綠化以及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,是將城市規劃的相關部署切實實現的過程。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建筑行業勢必產生利好。隨著城市化的推進,城市版圖將隨著人口規模的增加而擴張,需要新建道路、地下管網、公園等基礎設施滿足城市新增人口的需求。隨著地上空間建設體量日漸龐大、密度逐漸飽和,此前粗放式高速增長開始逐步放緩,基建1.0時代慢慢遠去,傳統式“鐵公基”投資力度開始呈現逐年下降態勢,基礎建設投資重心出現傾斜,提升城市化建設質量相關問題成為新的重點;2.0時代來臨。在當前行業背景下滑的大背景下,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布局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領域。而在東部城市群飽和的狀態下,西部城市群蘊含無限機遇。
財政部工作會議對建筑業提出哪些要求?
12月28日,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召開。財政部部長***指出,明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,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財政工作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,要加大財稅、金融、國企、社保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。其中,財稅改革方面,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,將建筑業、房地產業、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。防范金融風險也是財政部明年工作重點。會議強調,繼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,完善預算管理機制,將政府存量債務還本付息納入年初預算,根據批準的限額編制預算調整方案,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債務收支情況隨同預算公開的常態機制。妥善處理存量債務,各地要切實履行政府債務償債責任,嚴格將置換債券資金用于償還符合條件的政府債務。
解讀及2016年預測:實際上,現行的營業稅和消費稅一樣屬價內稅,而增值稅是價外稅。價內稅是由銷售方承擔稅款,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,稅款將由銷售款來承擔并從中扣除。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,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。用公式可以清楚說明價內稅與價外稅的區別:價內稅的稅款=含稅價格×稅率;價外稅的稅款=[含稅價格/(1+稅率)]×稅率=不含稅價格×稅率。如果按照11%的稅率進行征收,建筑企業的稅賦不但不會減輕,反而有較大幅度的提升?梢詳嘌,那些毫無思想準備的企業將在“營改增”中碰得頭破血流,甚至關門破產。
截至2014年底,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是15.4萬億元,2015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16萬億元。年8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限額中含有15.4萬億元存量債務,這15.4萬億中含1.06萬億元是過去批準發行債券的,除去這部分之外,剩余的那些通過銀行貸款、融資平臺等非債券方式舉措的存量債務,國務院準備用3年左右的時間進行置換。這意味著,國務院準備用3年左右時間置換14.34萬億元地方政府存量債務。而今年財政部已經下達3.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,因此未來兩年地方將置換剩余的11.14萬億元存量債務。在目前土地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發行置換債取得的資金,能夠抵頂減收,可以使地方騰出一些資金用于重點建設。
|